成功案例:優惠退休的陷阱---請求給付退休金差額




於21年前受雇於乙公司,因年齡未滿55歲,尚有三、四年始符合勞動基準法第53條第1項規定之退休條件,乙公司竟藉口願意替甲辦理優惠退休,逼令甲同意領取經乙公司片面計算之退休金,顯低於勞動基準法退休金計算之規定。



甲經朋友介紹得知本事務所,因而向本事務所請教該如何處理,經本事務所評估與聽取建議後將案件全權委託本事務所處理。

本所依勞動基準法之規定計算應領之退休金後,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給付退休金差額,獲得全部勝訴,且乙公司亦未再對此進行上訴,而由一審判決定讞,全部退休金差額及法定利息都拿回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裁判書 -- 民事類

【裁判字號】99,勞訴,118
【裁判日期】1000216
【裁判案由】給付退休金差額
【裁判全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99年度勞訴字第118
原   告 甲
訴訟代理人 李昶欣  律師
被   告 乙公司
法定代理人 丙
訴訟代理人 林一哲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退休金差額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001
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捌拾伍萬捌仟陸佰參拾陸元及自民國九十
九年六月二十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台幣貳拾捌萬陸仟佰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以新台幣捌拾伍萬捌仟陸佰參拾陸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有下列
    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三、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
    項之聲明者。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
    件原告起訴請求給付新台幣(下同)907,516元嗣於民國99
    1117日將聲明減縮為請求858,636元揆諸上開法條,自
    應屬合法,是本院僅就其減縮後部分審判,先此敘明。
貳、事實摘要:
  一、原告方面:
    ()原告起訴主張:
      原告自77929日起受僱於被告,迄981230日,原
      告工作年資為21年又3個月2日,惟因年齡未滿55歲,尚未
      符合勞動基準法第53條第1項規定之退休條件,然被告藉
      口願意替原告辦理優惠退休,及景氣不佳業務素縮,逼令
      原告同意領取經被告片面計算之退休金1,200,000元,核
      與勞動基準法之規定不符。因原告工作年資為213個月
      2日,依勞動基準法第55條第1項第1款及同條第2項之規
      定,計算退休金之基數應為36.5個基數,而原告辦理退休
      時之平均工資為56,401元(以無薪假前之正常工資計算)
      ,故原告得請領之退休金為2,058,636元,被告僅給付原
      1,200,000元,尚不足858,636元。爰依勞動基準法請求
      上開差額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即99629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對被告抗辯之陳述:
      原告未要求退休,亦非被資遣,而是遭被告逼迫辦理「優
      惠」退休,惟原告尚未符合勞動基準法法定退休條件(尚
      須有兩年工作年資),原告不得已答應被告要求,配合被
      告辦理退休。原告辦理退休時,被告要求原告簽具之優惠
      退休請領同意書(下稱系爭同意書)上載明:「收到貴
      公司與本人協商之優惠退休金」,實未經兩造協商,由被
      告片面計算,因原告對相關法律不熟悉,於是簽收離職,
      然此一金額實與法律規定相差甚鉅。當初與原告情形類似
      被迫退休者,尚有多人,其中大多數人於簽領後始發現被
      告刻意短少給付,陸續向被告請求給付短少之退休金,被
      告因自知違法,亦陸續為給付。另鈞院99年度勞訴字第30
      號原告亦與本件情形類似,業經鈞院判決其部分勝訴,可
      資參照。
  二、被告方面則辯稱略以:
      實則原告於981230日離職之原因,乃係因原告工作怠
      惰、表現不佳,被告公司即於9810月起,以協商之方式
      與原告洽談優惠退休,兩造經過充分討論後,原告始於兩
      個月後之981230日欣然同意接受被告公司之優退方案
      ,並領取被告公司所給付之優惠退休金1,200,000元,此
      有原告親筆簽立之系爭同意書可參。其上已載明:「本人
      謝柏洲茲收到  貴公司與本人協商之優惠退休金,共計新
      台幣壹佰貳拾萬元整。另本人在職期間之薪資、獎金、津
      貼、加班費、不休假薪資、勞保各項給付差額(含離職後
      失業給付之差額)及其他一切權利暨因雛職後原勞動契約
      所衍生之損害賠償金額均已包含在本次優惠退休金額中全
      部領取,如有未領者亦聲明同意拋棄,爾後本人不得再向
      貴公司要求其他任何權利,恐口無憑,特立此據。」顯見
      原告業已拋棄對被告公司之一切請求權,則渠於領得被告
      公司發給優惠退休金後,竟無視此同意書約定,向被告公
      司請求於法無據之退休金,自無可採。抑有進者,兩造係
      於平等基礎協商,被告公司並無任何仗勢欺人之行為,原
      告主張渠係基於弱勢勞工始終止勞動契約云云,殊無實據
      ,顯係信口雌黃,自無可信。且查,原告並未符合勞動基
      準法所定之退休條件,本無勞動基準法相關退休規定之適
      用,故原告辯稱渠得依勞動基準法之規定請領退休金云云
      ,亦有悖事理,自無可採。經查法無明文禁止勞雇雙方以
      資遣之方式合意終止勞動契約,僱主初雖基於其一方終止
      權之發動,片面表示終止勞動契約資遣勞方,但嗣後倘經
      雙方溝通、協調結果,達成共識,就該終止勞動契約之方
      式,意思表示趨於一致,即難謂非合意終止勞動契約。」
      最高法院著有95年度台上字第889號判決可資參照。查原
      告之年齡及工作期間並未達勞動基準法所定之退休標準,
      根本無從適用勞動基準法有關退休金之相關規定,且依證
      人王素梅、楊秀雲於鈞院99915日審理時之供述,兩
      造係以協定特定金額之方式,達成終止勞動契約合意,故
      亦無適用勞動基準法之合意,則原告主張應依勞動基準法
      之退休金規定補發退休金差額云云,洵屬無稽,自無可採
      。兩造間就優惠退休金額所達成之合意洵屬合理,並無苛
      待原告之處,原告要求被告額外給付渠退休金款項,殊悖
      法理情,自無可採。依原告所述,渠任職被告公司之年資
      213個月,故資遣費計算基數為21.25、退休金計算基數
      36.5,而渠自976月至9812月之每月薪資分別為:
      976月:58,027元;977月:58,528元;978月:55,
      734元;979月:56,753元;9710月:54,501元;97
      11月:54,863元;9712月:36,506元;981月:
      33,599元;982月:34,373元;983月:25,016元;98
      4月:33,624元;985月:23,848元;986月:19,15
      7元;987月:24,220元;988月:22,769元;989
      22,760元;9810月:21,954元;9811月:26,764
      元;9812月:20,443元。自上開年資及薪資,可知:()
      若原告以資遣之方式自被告公司時離職,且以渠離職前六
      個月薪資計算平均薪資,則渠可領得之資遣費為492,065
      元〔(24220+22769+22760+21954+26764+20443÷6×
      21.25=492065()若原告以資遣之方式自被告公司時離
      職,且以渠976月至9711月之六個月薪資計算平均薪
      資,則渠可領得之資遣費為1,198,522元〔(58027+58528
      +55734+56753+54501+54863÷6×21.25=0000000
      ()若原告比照退休之方式自被告公司時離職,且以渠離
      職前六個月薪資計算平均薪資,則渠可領得之離職金為
      845,048元〔(24220+22769+22760+21954+26764+20443
      ÷6×36.5=845048()若原告以退休之方式自被告公司時
      離職,且以渠976月至9711月之六個月薪資計算平均
      薪資,則渠可領得之離職金為2,058,636元〔(58027+5852
      8+55734+56753+54501+54863÷6×36.5=0000000〕是以
      被告公司與原告間合意終止契約,被告公司業已給付
      1,200,000元之離職金予原告,該金額與前述四種計算方
      式所得之數額相較,業已高於上開()()()計算所得之金額
      ,可見兩造間合意終止之離職金金額,並無任何不合理之
      處。並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參、兩造不爭執事項及爭點:
  一、不爭執事項(毋庸舉證即作為本件判決之基礎事實):
    ()原告係4773日生。
    ()原告自77929日受僱於被告公司,至981230日離
      職。
    ()被證一優惠退休請領同意書(以下簡稱系爭同意書)上具
      領人欄之原告簽名為真正。
    ()原告已領取優惠退休金新台幣(下同)1,200,000元。
    ()原告976月至9812月各月之薪資如上。
  二、本件關鍵爭點:
    ()原告是否自願離職並領取上開上開優惠退休金,拋棄其他
      其請求權?
    ()原告若非自願離職,是否尚得請求被告給付「退休金」差
      858,636元?
肆、本院之判斷:
  一、關於上開爭點()
    ()按由當事人自行協商契約內容,決定彼此間之權利義務關
      係,在通常情形下,於經濟、財富、資源各方面均處於優
      勢地位之雇主,即得運用其強大之談判力量,使必須依賴
      僱主提供工作機會,以換取工資維持生計之弱勢勞工,難
      有對等協商之空間,是優勢雇主及弱勢勞工雙方不對等之
      磋商實力,必然形成利益失衡之情形(台灣高等法院台
      南分院97年度勞上易字第16號判決參照)。換言之,為避
      免勞雇雙方因磋商實力不對等而形成利益失衡之情形,自
      應由協商之實質結果論斷有無利益失衡,而非僅以形式上
      契約約定(協議)用語認定之。
    ()查本件原告固不否認有在系爭同意書上簽名,然原告稱該
      同意書上之金額、支票號碼及日期是由被告所記載及被告
      並未揭露告知各種計算離職金之可能方式等語,則為被告
      所不爭執。次查被告先行單方算妥離職金金額後,於交付
      予原告時,同時要求原告簽具系爭同意書,衡情原告於領
      取被告所單方計算之離職金時,並未當場予以核算,且所
      謂「優惠退休」,自文義觀之,自應指較勞動基準法規定
      之退休條件為優之退休,詳言之,應包括退休之前提要件
      (勞動基準法第53條第1項規定參照)及退休可領得之退
      休金給與二者而言。就前者(勞工自請退休前提要件)而
      言,本件原告形式上不符合法定之前提要件,是以形式上
      觀之,原告固因此協商結果,提前取得退休金,然亦喪失
      繼續工作領取薪資之機會,並負擔能否再度就業之風險。
      同時,此一協商結果,對被告而言,則使之取得以較低勞
      動條件進用新進勞工之利益,亦即,同時減少終止勞動契
      約後繼續給付較高工資及按法定標準(勞動基準法第55
      參照)計算退休金給與原告之義務。況且,原告當時如不
      同意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只需繼續工作至10272
      ,即滿55歲,亦可符合勞動基準法第53條第1項第1款自請
      退休規定;或繼續工作至102928日,即符合同條第2
      款自請退休規定,換言之,兩造間此一提前退休條件,若
      非搭配依(或優於)法定退修金給與標準計算之退休金,
      則實質上仍屬不利於原告。再就後者(領取之離職金金額
      )觀之,被告以合意終止前六個月平均工資計算(期間正
      值景氣欠佳經常無薪休假,原告實際領取工資甚低),已
      有未洽;況如係符合法定要件,由雇主終止勞動契約(勞
      動基準法第11條、第12條、第13條但書參照),必須由雇
      主(即被告)證明確有符合法定要件之事實,始得合法為
      之,否則自無由雇主合法終止勞動契約之可能。再者,被
      告辯稱原告工作怠惰,表現不佳,被告如果確能證明原告
      有符合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1項各款或第12條第1項各款事
      實,大可經預告或不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並只須給付資
      遣費(及預告期間工資)或不必給付資遣費(及預告期間
      工資)即得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何以仍願以「優於」資
      遣條件之金額與被告達成優惠退休協議?是被告此一辯解
      ,與常情不符,不足採信。又本件被告給付原告之離職金
      金額1,200,000元,若係依本院曉諭被告以上開四種方式
      計算,雖僅低於按第四種(即按正常給薪期間六個月計算
      之平均工資,並以法定退休金給與標準為基礎)方式計算
      所得金額,惟按前三種計算方式若非與法律規定意旨不符
      (以無薪假期間工資計算平均工資),即屬對原告不利(
      不符合法定片面終止勞動契約及資遣規定而予以資遣),
      揆諸首開判決意旨,本件「優惠退休」之約定對原告而言
      ,均難謂有何「優惠」可言,堪予認定。
    ()綜上所述,兩造就以較法定退休更「優惠」之退休條件達
      成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之合意,雖堪予認定(是以對兩造
      間勞動契約已合意終止並無爭執);然系爭同意書收據部
      分所載原告同意拋棄其他請求權利之約定,則因被告並未
      給付原告較依「法定」退休給與標準計算可得之退休金更
      為優惠之離職金,而不生效力,原告自得請求被告給付不
      足之差額。
  二、關於上開爭點()
    ()按「勞工退休金之給與標準如左:一、按其工作年資,每
      滿1年給與兩個基數。但超過15年之工作年資,每滿1年給
      1 個基數,最高總數以45個基數為限。未滿半年者以半
      年計;滿半年者以1年計。」、「前項第1款退休金基數之
      標準,係指核准退休時1個月平均工資。」,勞動基準法
      55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定有明文。
    ()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55條第二項規定:「前項第一
      款退休金基數之標準,系屬核准退休時一個月平均工資。
      」,同法第2條第四款規定:「平均工資:謂計算事由發
      生之當日前六個月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
      之金額。」勞基法施行細則第二條第四款:「計算平均工
      資時,僱主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而不能繼續其事
      業,至勞工未能工作者,該期間之工資日數均不列入計算
      。」又依內政部於75416日以台內勞字第399864號函
      釋:「事業單位因故停工,勞動契約如未終止,年資應繼
      續計算至勞動契約終止日。至於計算平均工資時,該停工
      期間之工資及日數,均不列入計算。」故依上開規定、函
      釋意旨,關於平均工資之計算,應僅列入正常工作時間之
      薪資,而排除非屬常態性期間之薪資,藉以保障勞工之權
      益。是故,原告之平均工資計算,應以被告實施員工休無
      薪假制度前六個月之期間即976月至9711月之六個月
      為計算基準,此有台灣高等法院台中高分院98年勞上易字
      35號判決可參。
    ()查被告既同意依據較勞動基準法退休金計算之規定更為優
      惠之條件計算離職金予原告,則原告工作年資為213
      月又2日,依勞動基準法第55條第1項第1款及同條第2項之
      規定,計算退休金之基數應為36.5個基數(計算式:15×
      2+6×1+0.536.5),又按976月至9711月期間6個月
      原告領得薪資計算平均工資則為56,401元等情,均為兩造
      所不爭執,從而,原告得請求之離職金(僅等於法定退休
      條件而已)至少應為2,058,636元(計算式:36.5×56401
      0000000),而被告僅給付原告1,200,000元,故原告尚
      得請求被告給付858,636元(計算式:000000000000000
      858636)。
  三、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給付858,636元,及自99629
      日(即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兩造陳明願供擔保請為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經核均
      與規定相符,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予以宣告之。
伍、結論: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
    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100        2         16    
                  民事第三庭      曹宗鼎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100        2         16    
                              書記官  洪千羽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Free Samples By Mail